高中语文中动态情境的创设研究

3.0 闻远设计 2024-07-19 24 8 16.18KB 2 页 免费
侵权投诉
高中语文中动态情境的创设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6 2358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 换言之,情境教学,即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
围的教学活动。语文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 经过
思维的内部整合,学生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诸如语言描绘、诗歌朗诵、角色扮演
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 其中也就必然存在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由此可
见,情境教学能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 孔子有言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
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从中,我们看到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
一、引导学生设身处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
住。 在教学实践中,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 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反映在作家头脑里的产物。 所谓引导
学生设身处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就是要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
通起来,打开学生积累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生活体验,增进其对文章的理解。古人读书讲
”“ ”“ 切己体察 披文入情 沿波讨源 ,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
生活,而后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选材、谋篇、运用语言的高明,才能领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
情,进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情境的创设要从实际出发, 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要从学生的身边环境、生活常识、学习
经验出发, 要考学生能否接受。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是要解形象思维与
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是形象具体的,看的见
的,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狭隘的经验
限制既让学生更多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象思维动发, 有效地丰富
学生的感性认识, 并促进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和升华。如《 何何许人也一文
时,可以学生化身为 老,向同桌娓娓道来,讲容的性,讲容的交友,讲容的生
活。 学生也像老一样容的朋友时, 作者的创作意图就理解了。
导学生身其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境教学有两个:进入角色与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先假己是课文中的某某, 进行心
理上的受与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这一角色进行表演,进行行为上的再现与创。 由于
学生己进入、扮演某一角色,角色就不是书上的单薄形象,样,学生必然与课文中
的角色拉近距离,能很快知识与情感内化为己的感知, 很自然地加深内心的体验与感
悟。此,可以学生带着的感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种人物的思感情,然后
色朗读或将小改编剧本进行表演。 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学生
身其中,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增进对课文的理
解,身的素质;后者可以学生在表演中设身处地,如其境,真切地体会人物
的性,从而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把精髓
三、指导学生人体验他人的丰富感知
受暗示是人的一种能,比耐登的实验明,在人身上然存在受暗示的能保加利亚
心理学家洛扎诺夫也指出 : 我们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教育的,也是为了才受教学
育的。 而在他的可暗示性一书中, 可暗示性 就 可教育性 的同义语。情境教学
摘要:

高中语文中动态情境的创设研究来源:学术堂作者:姚老师发布于:2015-06-06共2358字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换言之,情境教学,即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语文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学生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诸如语言描绘、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由此可“见,情境教学能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孔子有言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中,我们看到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一、引导学生设身处地领会作者的创...

展开>> 收起<<
高中语文中动态情境的创设研究.docx

共2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闻远设计 分类:其它行业资料 价格:免费 属性:2 页 大小:16.18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9
/ 2
客服
关注